許久未見的太陽,終於出現在台北啦!看到太陽,心情便忍不住變好,加上是二二八連假,
懶貓雖懶,但最終還是決定出門走走,到華山看看展覽。
好久沒上台北,一開始搭客運立刻就睡著(什麼神奇魔幻)
抵達北車後,搭上藍線抵達忠孝新生站,一出捷運站迎著陽光,不久後就到華山1914園區啦!
天氣好隨便拍照片都好美,紅磚屋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更紅了。
華山1914園區最早是釀酒和製樟腦的地方,歷經許多風雨,最終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成為文創園區。
老建築新生,一個空間融合了各時代的痕跡,成為傳承的記憶,越來越覺得這是件了不起的事。
如果一個地方的過去能一直被記得,並讓新的事物疊加上去,歷史被記得,進而被創造,難道不是件很棒的事嗎。
每當這麼想的時候,不免會自問在這快速變動的時代裡,我們扮演的是什麼樣的角色,將會留給下一代什麼。
華山1914園區的建築群很好分,在大門處進入後,右手邊是東側建築群,左手邊是中側建築群,
然後穿過中間建築群就可以抵達西側建築群,其中這次拜訪的重點——小王子展——就在西側建築群。
穿過中側建築時,可以看到關於華山1914的介紹,從酒廠、製樟腦的工廠,隨時代演變最終成為藝文特區,
其中具有歷史感的酒標設計,搭配色彩鮮明的介紹,真的很吸引人注意,也很值得停下來仔細看看。
**
華山1914園區有許多常駐店家,比如未來市。(很喜歡如下圖未來市的角落)
比如光合箱子,朋友說是蠻不錯的義大利麵店,但是不到頂尖,雖然這麼說,未來懶貓還是想試試看。
小日子商號,日子小小慢慢地過,又何妨?
神秘的樓梯,還是其實那扇窗實際是門?
在東側建築群目前在展的是貓之旅&小小兵展。
當天原本想進去貓之旅看看,可是因為手上飲料沒喝完,
而展場人員說不能帶飲料也沒地方寄放,所以就沒有進去看了。
台北音樂傳記,不知道裡面會有什麼驚喜,但是老舊斑駁的牆面真有種時空隧道的感覺,告訴人們它也曾嶄新,現在更多的是故事。
當天一進華山藝文園區,就遇到一位發面紙包的大哥,原本以為是廣告宣傳,仔細一聽,才發現是講有免費的原能會展覽。
這幾年核電吵得很兇,說真的,也許因為身邊有幾位朋友是研究核能或是相關學科,
所以根據他們的說法是,核能在按照規章使用下,其實一點也不危險。
朋友也曾提到,在生活中本來就存著一定的輻射量,人們根本沒辦法避免,
而正確使用核能的時候,會產生的輻射量是低於環境輻射量的,
所以其實該用核的時候就用,用安全的方式使用,反而會更有效率產生能源。
核能危險嗎?當然危險!
身為門外漢,其實關於核能的粗淺知識,是朋友說給我們其他人聽,
而關於危險與否的部分,他最常舉的例子就是:我們難道會因為駕車危險,就不開車了嗎?
擁有足夠的知識並駕馭核能,去使用它,並能夠有效率地產出可用能源,越聽越覺得只要遵守法規行事,好像也不是一件壞事!
不得不說原能會的這場展覽辦得很用心,不僅將很多複雜的知識簡化,現場人員也超認真,時時願意為民眾解說。
同時,對於其他產生能源的方式也有不少解說,比如這個離岸風機。
在綠色能源需求越來越高的時刻,離岸風機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。
高度倚賴科技業的台灣,如何擁有足夠的店,實在很重要呀!
套一群在園區上班朋友們的話,那就是「沒電就GG了。」因沒電機台大當機就完蛋啦!
身在一個資訊豐富的時代,何其幸運,
但反過來想,那就是在眾多的資訊,我們要如何辨別專業且正確的資訊。
不過幸好台灣可以自由發表,說出想說的話,因此或許在質疑自己不熟悉的言論,甚至想要罵回去前,
可以先停一停,冷靜一下,試著真正去了解對方為什麼說出這樣的言論,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下。
坦白說,懶貓朋友第一次跟我聊起他的專業時,我也很驚愕,想說看不出來他們支持核能,
加上曾經拜訪過蘭嶼,我本身是相當反對核能/核廢料的。
但經過他們很專業的拿出資料、指出台灣用核/處理核廢料的問題和解決方法,
理性分析並提出世界各地的參考資料,就發現其實核能似乎也沒想像中的會毀滅台灣那樣危險。
當然寫下這樣的文字可能對一些人還是很刺眼,不過在推動非核家園的綠能時刻,還是要評估一下台灣現有的能源狀況。
被煽動情緒而產生的選擇結果,也許得到了感動,但真的對台灣好嗎?也許值得想想。
啊,怎麼默默就這麼嚴肅了呢?本懶貓走夠多路,說太多廢話,該到樹蔭下休息懶一下啦!